七夕节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又叫“乞巧节”,台湾地区称“情人节”。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Army Day)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定为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建党节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

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中伏

中伏,三伏之一,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的一段时间,也叫二伏,是三伏的第二伏。

中伏一般为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所以有的年份为20天。

初伏

初伏,即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的意思。

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