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

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重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我们节约用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植树节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

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演变,每年的3月12日(在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纪念革命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确定为我国的植树,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国际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简写IWD)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在中国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

该节日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在不同的地区,庆祝的重点有所不同,从普通的庆祝对女性的尊重、欣赏和爱意到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的成就。

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庆祝的节日。这一天,妇女们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无论她们的国籍、民族、语言、文化、经济状况和政治立场如何。

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已成为一个争取妇女权利和妇女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的集结令。

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

元宵节

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英文名: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该节日已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 据史书记载,它是由东汉道教传下来的。 在《道经》中,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上元夜简称元夜。另外,也有一种说法:元宵节始于西汉。 据考证,汉文帝即位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在周勃勘平诸吕之战后,汉文帝为纪念这两个事件, 走出宫殿,与民同乐。 在古汉语中,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元是开始,宵是夜晚,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此外,一些天文学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认为,元宵节与古代祭月有关。 

元宵节的放灯时间历代不同。 汉代时,是一个晚上;到了唐朝则规定了三个晚上;宋朝延长至五个晚上;在明代,灯笼是从农历正月初八一直亮到十七日的晚上。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人们观花灯、耍龙灯、猜灯谜,尽兴玩耍。 由于这些娱乐活动都与灯有关,因此元宵节也称为灯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除传统灯笼外,观灯习俗还增加了新内容,例如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 当然,人们也忘不了在元宵节之夜吃一碗热腾腾的元宵。 

情人节

情人节(英文名:Valentine‘s Day),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起源于基督教,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

情人节现已经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节日,但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却各不相同,男女在这一天会通过互送礼物的方式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