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日历

天行有常——二十四节气的发现

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智慧结晶

古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而逐步总结制定出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的点,在这个点上地面的气候特征。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形成的历史可追朔到殷商时代,到西汉初期始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其名称本身就反映出四季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的“立”是“始”,表示四季将临;冬至夏至的“至”是“盛极”,即寒极,热极;处暑的“处”是“终”,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始降等等。

以冬至一阳生为始,至下次冬至节为一岁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人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的时间,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的一个。过了冬至大一岁的说法便是来源于此。冬至这天日晷上的日影最长,意味之一年中的阴生长到了极限,同时阳便开始增长。《周髀算经》“故冬至日晷长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长尺六寸。”
"我们经常说气候、气候,气候是两个字,两个意思,候是五天的变化,气是十五天的变化。 所以我们讲的二十四节气,多了一个节字,二十四气。 节是在气的基础上,三气,四十五天叫一节,所以我们叫节气节气,或者叫气节,它也是一个时间的单位。"
徐文兵

"工业文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让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无比脆弱。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是我们的祖先与天地日月,与山,与水,与风云雨雪的对话,有助于引发人们对周围物候、动植物变化的关注,让人们重新思考自己与周遭世界的联系。"
朱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