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Army Day)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定为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建党节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

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中伏

中伏,三伏之一,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的一段时间,也叫二伏,是三伏的第二伏。

中伏一般为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所以有的年份为20天。

初伏

初伏,即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的意思。

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父亲节

父亲节(Father's 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

中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但大陆民众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台湾地区定于每年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另一个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
据闻一多先生所说,端午节“与中国人民一样古老”。 大约在战国以后,它才定为农历五月初五。 据说到了唐代,由于玄宗皇帝八月初五出生,为避讳“五”一字,“端五”被正式改为“端午”。 
食粽与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衰。小时候,我们都期待端午节,因为这一天我们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此外,端午节还有一场盛大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据说,无论是吃粽子还是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和划龙舟外,还有一些习俗,例如插艾蒿和喝雄黄酒等。

根据闻一多先生生前对端午节的考证,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是五岳崇龙民族图腾的祭日。古代的吴越人用龙作为图腾。每年五月五日,他们都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仪式。 他们把食物装进竹筒或用树叶包起来,然后扔到江里供龙享用,同时,人们也将这些食物作为礼品馈赠于亲朋好友。此外,人们还划着龙形独木舟在水上竞渡,既取悦于图腾,又聊以自娱,这些习俗都远在屈原饮恨投江之前。